​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专题磨课会
  • 时间:2025-11-27
  • 点击:43

9月至11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天心校区北院第一综合实训楼202室,分三次开展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专题磨课活动。学院全体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专兼职教师学校思政教学指导组部分成员参加。本次活动紧扣《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25〕10号)要求,同步响应湖南省教育系统思政课教师“三高四新”省情集体备课部署,旨在以磨课为抓手,精准把握学生学情,推动省情校情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启动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雄向参会教师明确两项核心任务依据教育部文件安排,全体思政课教师需做好迎接“三级听课”准备,听课主体涵盖教育部、省级、校级三级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达标;二是全体教师以集体研讨为载体,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教学实际精准研判学情,深度拆解课程重难点,共同探索省情融入德法课教学的实践路径及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打造“有时代感、有吸引力”的思政课堂,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磨课会核心环节聚焦教学展示,负责教师依次上台围绕课程章节进行教学方案展示大家打破“理论+案例”的简单组合模式,根据通过调研得出的学生问题清单,将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践、本地校情故事近期时事热点等内容与课程知识点深度绑定例如,深挖湖南先进制造业发展案例讲解“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结合中的“诚公”文化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设计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互动环节,让理论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地方发展,解决学生对于“诚公”践行的实际困惑。展示结束后,教师们围绕“实践活动如何落地”“理论讲解案例运用如何平衡”话题展开互评,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具体路径。

德法教研室主任肖敏勤在点评环节指出,全体教师紧扣学情调研结果,将省情校情与课程知识点深度融合,通过鲜活案例、互动设计让理论教学“接地气、有温度”,充分体现了教师团队的教研热情与专业素养。同时,她也针对后续教学改进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持续深化学情研判,结合课堂反馈动态优化问题清单,让教学设计更贴合学生认知节奏;二是要进一步细化省情校情元素的融入逻辑,避免案例与理论“简单叠加”;三是要扎实做好磨课成果转化,在学习通平台及时上传学生问题清单、学情分析报告、教学课件及教案,推动磨课成效真正落地课堂、惠及学生。

本学期三次专题磨课,精准把握学情特点、深入分析学生认知规律与成长需求,探索出省情校情融入思政课的具体路径,让教学内容更贴合学生思想动态、更契合成长发展诉求。后续,学院将以磨课为基础,持续聚焦学情调研与分析,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凝聚教师团队力量,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主阵地作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坚实支撑。(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小菁)


一审:李雄

二审:谭祎

三审:谭乐平